冬將盡
春可期
人間逢小年
所求皆如愿
小年起源
小年至,年味濃。小年也稱“交年節”、“灶神節”、“祭灶節”等,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,北方多在農歷臘月二十(廿)三過小年,南方多在臘月二十(廿)四過小年,而江浙滬地區將除夕前一晚稱作小年夜。雖然日期有所不同,但無論南北,小年都承載著辭舊迎新的重要意義,是家家戶戶開始忙碌準備過大年的起點。
小年習俗
北方小年,家家戶戶貼窗花、制糖瓜、麻糖與飴糖,更有沐浴理發之舉。窗花點綴,增添節日喜慶;糖瓜甜蜜,寓意新年美好;沐浴理發,則寓愿新年伊始,心情清爽,事事順遂。
南方小年,人們品嘗年糕、甘蔗,更有燒紙祭灶之俗。年糕甘蔗,寓意步步高升,生活甜蜜;燒紙祭灶,則是向灶王爺祈福,祈求來年平安順遂,幸福美滿。
小年快樂
小年,作為農歷新年的前奏,是共慶佳節、共祈心愿的美好時刻。在此溫馨佳節,濟南安耐向每一位辛勤耕耘的小伙伴深情致謝:感謝你們的努力與奉獻,鑄就了濟南安耐今日的輝煌!
回首往昔,我們攜手同行,歷經風雨,克服萬難,收獲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果實。這既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,也是團隊齊心、彼此扶持的見證。在此,濟南安耐再次向大家致以最誠摯的謝意。
冬將盡,春可期,人間逢小年,所求皆如愿。愿大家多喜樂常安寧,三餐煙火暖,四季皆安然,小年快樂!
